道教养生 - 道教养生方法初探
当前位置:首页 > 关于道教 > 道教养生
现代养生简述
来源:温州市鹿城区道教协会 关键词:道教养生 / 道教养生方法初探 时间:2023/4/2 1:34:58

      尊重个体生命是道教思想的一个突出特征,主要表现在高度赞扬生命的价值和突出生命的养护这两个方面,现实生活中的一切,包括道德、财富、权位等等,都在生命之下,养生的根本原则是超脱,即超脱欲望、世俗意识。外物和自我。
      养生是尊重生命的具体表现,在诸子百家中,没有哪一家象我道教这样将养生作为一个主题来阐发的,养生这个道理说复杂也复杂,说简单也简单,说它复杂是因为它与世俗观念相对立,在人人都追逐名利权位的现实社会,要彻底理解并做到这一点,是有一定困难的,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接受这一观点,往下的问题就通畅了,由于人的本性是自然的,凡是后天或者说社会加在人身上的一切,物质的也好,意识的也好,善的也好,恶的也好,统统都是对本性的入侵,由于生命是有限的,精力也是有限的,所有刻意追求都是对生命精神的分散与消耗,如果在这方面支出多了,留给养生的时间就少。也就是生命的减少。
      世俗的一切都是社会强加在人们身上的锁链,金钱是万恶之源,它勾起了太多的贪欲,为了得到金钱,人如果干尽坏事,还必须像守财奴那样死死盯住他的钱袋,担惊受怕地提防窃贼、强盗和惦记着他财产的人,这些人也许就是他的朋友、邻居、兄弟、妻子、儿子、金钱就这样把人紧紧捆住了。
      在养生问题上,道家和儒家有着根本的区别,道教倡导的是超脱,回归自然这个根本,而儒家主张干预和改变社会,提倡积极入世的态度。
     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也有共同语言,譬如对待欲望,道教反对放纵欲望,儒家也要求抑制欲望,道教认为心灵代表的是洁净和明智,躯体代表的是杂乱和短见,儒家也有类似的见解。耳朵、眼睛、嘴巴一类的感官不能思考,所以时常被外物诱惑,而心灵则不同,它能够思索,并且用道德理性把欲望引上正途。
      我们道教的养生主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以及外物的关系,做到对自身和外物的超脱只是维护生命的一个方面,因为在现实生活中,还存在着人与社会的关系,也就是处世的问题,只有在这方面,也拿出有效办法,生命才能得到基本保证。
 
(一)寡欲
     欲望可以分为两种,一种是生存所必需的,另一种是多余的,前者是自然而然的,表现为道可而止,叫天然欲望,后者是人为的,表现为贪婪,叫贪欲。
     贪欲太可怕了,贪欲的力量有多大。
    《道德经》“罪莫大于可欲,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僭于欲得”。就是说,没有哪里一种罪恶比放纵欲望更大的了,没有哪一种祸害比不知满足更大的了,没有哪一种灾难比贪得无厌更大了。
然而在人们的生活中,贪欲总是会不知不觉地萌动,在产生,怎么办?只有自觉的回复到自然本性,用本真的状态来填补欲望的空虚,使自己的本性坚挺起来,本性不乱,生命也就没有了祸害。
 
(二)清心
      道家认为精神该于肉体,心大于身,决定生命本质的不是物质,而是精神,因此守住精神就是守住生命。
      那么,怎样才能守住精神要做到这点,必须清心,用老子的话来说,《道德经》“涤除玄贤,能无疵”。就是说,清除内心的杂念、澄澈心境,做到一尘不染。古人为表示虔诚,在祭祀之前必须进行斋戒洁身沐浴,不沾荤腥,心的斋戒,就是恶的一概逐击。正如《道德经》“专气致柔,能婴儿”。是说守住精气神,使之不乱,能如婴儿一样,内无思虑,回归初始,正如什么都不摆放的房间是最明亮的,空间宁静的心灵也是最清心的。
     由于不分心或者说心静如水,精神便不会分离,紧紧凝聚在一起,不处心积虑,心平气和了,精神自然也就耗损了。
 
(三)忘物
     外物扰乱人的精神,外物越是负责重要,造成的神经压力也就越大,人也就越发的不自然,对生命耗损也就越严重。
     外物同时也危害人的肉体,虽说生命的本质在于精神,但肉体的存在毕竟是生命的前提,肉体受损,生命也不能持久。
外物首先它使人感官迷失。《道德经》“五色令人目盲、五音令人耳聋、五味令人口爽、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”。由体感官也有一个保持本性的问题,眼光缭乱,嗅觉迟钝,听觉失灵都意味着乱性是自然状态的丧失。
      其次外物刺激大的欲望,贪欲一旦产生,就会驱使人不断地去追求财富和名声,即使财富多得堆积如山,也会停下来这好比是背负着沉重的东西爬坡,人成了外物的奴隶,劳累一生,苦不堪言。甚至外物能够使生命安全受到威胁。所以我们要抛掉世间分外之事,这样形体就不会受到劳累,精神也不会亏损。
 
(四)忘我
     心灵本是是清净的,与自然相一致。没有与万物不同的地方,当然也就无所谓自我,也就不自然,然而躯体却不是这样,它要追求能享受,要占有和消耗物质。这样人与万物,他人就有了区分,所以躯体是为自己而存在。
     人一旦生成生命的躯体,心灵就被搅乱了,心灵本来是与自然相通的,而躯体却阻断了它们之间的通道,将心灵束缚在小小的暂时的形体中,有如井底之蛙,《道德经》“是以圣人自知,不自是,自爱。不自贵”。心灵本来清净如水,却因肉体的物质追求生出许多忧虑。杂念,生命的本质在精神,心灵被搅乱了。生命也就难以为继。
     因此,要保全生命,必须放弃自我,与众人同一、与环境同一、与社会和谐。《道德经》“天地长久,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,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,非以其无私邪,故能成其私”。就是说: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,是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而得以永恒。因此,深知此道的圣人不争先反而领先,不为已反而保全自身,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?无私可以成就自身。

【上一条】没有了【下一条】·武术
电话:0577-88551819  传真:0577-56802358  Email:wzdjxh@126.com 地址:浙江省温州市西山东路383号2楼
Copyright 温州市鹿城区道教协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浙(2022)0000313